10月8日至9日,云南省委教育工委举办“云南省高校一流党建创建经验交流会议暨党务工作队伍素质能力展示活动”,我校中医学院党总支“四聚焦四强化”工作法被命名为云南省高校“院系党组织典型工作法”,并通过党建品牌视频形式现场进行了经验交流。
国内永久第一免费福利视频中医学院成立于2007年,招收中医学、针灸推拿、中医骨伤、中医康复技术、中医养生保健5个专业。学院党总支现有党支部2个,党员30人,是云南省第三批“一流党建”示范党组织。学院党总支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结合专业特色,创新工作思路,探索形成“四聚焦四强化”工作法,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院高质量发展。
一、聚焦“三个引领”,强化铸魂育人
强化政治引领,通过小我融入大我·青春告白祖国、“开学第一课”等特色活动的开展,引导学生树立坚定的政治信仰和理想信念,在学习和实践中,进一步增强对人民的感情、对社会的责任、对国家的忠诚。强化思想引领,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党课开讲啦”“党的创新理论我来讲”等活动载体,把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医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重要指示精神与弘扬中医药优秀传统文化的培育与践行结合起来。强化清廉引领,充分挖掘中医药文化经典篇目和典故中的清廉元素,建成集廉政教育与警示教育为一体的“杏林清风”廉洁文化长廊,定期举办中医药文化节,为青年学生筑牢理想信念之魂、增强专业自信开出了“中医药+廉洁”的良方。
二、聚焦“三个融合”,强化特色育人
“党建+专业”融合,高要求做好党建带头人和专业带头人的遴选,10名党员教师先后获评省级名师、技能大师、名中医等称号,依托“双带头人”培育工程促进党建与专业融合发展。“课程+思政”融合,加强在线课程、课程思政建设,教育引导师生学习领会“仁、和、精、诚”的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将中医思政内容“如盐入水”般融入课程教学中,用活用好“课程思政”。“实训+技能”融合,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大力培养学生职业技能,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社会服务水平。在2023年全国中医师岗位胜任力第一阶梯考核实证研究中名列前茅,牵头组建云南中医药职业教育集团。
三、聚焦“三个阵地”,强化文化育人
打造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阵地,建成中医药植物园、文化长廊、标本馆、高黎贡山民族医药馆等校内实训基地和人文景观,以文化人、以境育人。打造中医药文化特色活动阵地,组织开展中医经典诵读大赛,太极拳、易筋经晨练,悦读中医活动,中医药科普周,中医义诊等主题活动,营造氛围浓厚的中医药文化育人环境。依托校级社团组建120人的宣传队伍,深入学校、社区、企业,广泛开展中医药文化宣传及中医药知识科普,普及量达15000余人次。打造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阵地,先后与泰国清莱皇家大学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培养全日制中医专业印度尼西亚籍留学生,参与承办中国不丹传统医学研修班,与瑞士高等中医药学院在瑞士联合建设中药标本馆,向世界讲好“中医药故事”。
四、聚焦“三个服务”,强化实践育人
服务企业,与云南腾冲东方红制药有限公司、云南腾药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签订“产教融合发展协议”,选派科技人才和毕业生到企业进行专业综合实践。组织“西学中”培训班。服务行业,开展“专业+培训”拓展社会服务,近年来学院培训乡村医生1475人,中级保健按摩师3008人,服务量达17019人次,高质量完成滇西片区8个州(市)中医类别全国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中医师承及确有专长考试5236人。服务群众,开展“专业+执业”助力疫情防控,运用中医“治未病”理念,推出新冠病毒中药预防方和艾灸保健法,免费提供提高身体免疫力功效的“大锅药”药方。开展“三下乡”公益活动,用实际行动践行“为学生谋成才、为学校谋发展、为人民谋健康”的奋斗精神。
学校党委将持续巩固和深化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成果,切实发挥云南省高校“院系党组织典型工作法”的示范引领作用,以中医文化为特色,以社会服务为目标,结合校史校情、办学定位、专业特质和区域优势,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国际交流与合作中,主动找准党建工作的结合点与切入点,推动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实现党建与业务同频共振、相互促进,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和保障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