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学校首页 > 校园快讯 > 正文

校园快讯

【喜迎党员大会】凝心铸魂跟党走 崇德尚医育新人——中医学院(中药学院)发展巡礼
发布日期:2022年11月21日 作者:中医学院(中药学院) 来源:

中医学院(中药学院)始终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持续深化“凝心铸魂跟党走,崇德尚医育新人”特色党建品牌创建,聚焦“五个推进”,着力打造党建与事业发展“双融合、双促进”标杆,充分释放“1+1>2”的聚合效应,不断健全党建统领的“岗课赛证融通”综合育人体系,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医药时代新人。

 

推进“党建+内部治理”高质量。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健全党政分工合作、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以科学决策为主线,不断规范党组织会议和党政联席会议制度,把牢政治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以服务学校“十四五”高质量发展大局为中心,全面深化教师和学生考核评价机制改革,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建立健全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激发学院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不断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学院党总支入选全省高校第三批“一流党建”示范院(系)党组织,获2021年“全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中医学专业群获批为云南省高水平A档立项建设专业群,学院“十四五”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的一步。

 

推进“党建+专业建设”高质量。以服务国家中医药发展战略为目标,着力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和布局,努力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参与度和贡献度。学院设有中医学、针灸推拿、中医骨伤、中药学、药学5个普通专科专业及中医康复技术、中药学2个五年制专科专业。针灸推拿、中药学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中医学、针灸推拿、中药学专业为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骨干专业、云南省高等职业教育高水平骨干专业、云南省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项目立项建设专业。以中医学专业为核心,构建5个专业组成的中医学专业群,进一步强化资源的优化整合与共享,对接“医、药、养”大健康产业链,充分发挥优势专业的引领辐射作用。

 

推进“党建+人才培养”高质量。将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深入开展基于职业能力导向的新时代高职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积极探索现代学徒制,深化实施“1+X”证书制,深挖中医药文化思政元素和育人元素,扎实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师资格认证中心组织的2022年中医学类专业(专科)水平测试中,学生成绩在全国8所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理论和实践成绩排名第一。获云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建成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省级名师工作室1个、省级教学团队1个;建成省级精品课程2门、国家级在线开放共享课程2门。全方位搭建实践实训体系,建成校内实践技能教学平台7个、省级校外示范实习实训基地3个、省级示范性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2个,着力培育学生中医药工匠精神。近年来,师生在全国、全省各类技能大赛中获奖30余项,毕业生去向落实率均高于98%。

 

推进“党建+科学研究”高质量。以强支部带动科研团队建设,建强科研一线战斗堡垒,实现党建与科研同频共振。近年来,立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教改项目、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项目10项,市厅级项目20余项;获云南省卫生科技成果三等奖1项、市级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全国中医药职业教育论文成果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9项;国家专利授权2项;出版专著3部、主编出版国家规划教材5部、副主编14部。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合建“滇西中草药研究所”,立项建设云南省教育厅治疗痹症中医中药工程研究中心(培育),积极推动中医药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立足区域资源优势,深入挖掘、整理和创新高黎贡山区域民族医药。

 

推进“党建+社会服务”高质量。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中医药学科专业人才优势,遴选科技特派员,主动服务中医药行业产业发展。以“干部规划家乡”“双报到双服务双报告”等为载体,积极开展中医药志愿服务活动,聚焦乡村振兴,科学派单,推进社会服务常态化长效化。建成云南首个中医类别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基地,服务滇西7个州市中医类别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中医师承及确有专长考试,目前服务量达5000余人次。建成省级中医药科普教育基地,广泛开展中医药文化宣传及中医药知识科普,目前普及量达1万余人次。运用中医“治未病”理念,推出“大锅药”药方、中药预防方和艾灸保健法,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基层一线,广泛参与抗疫指导与服务工作,中医学院(中药学院)被云南省委、省政府授予“云南省卫生健康先进集体”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