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一行21人分赴腾冲市清水乡三家村中寨司莫拉佤族村、龙陵县李鑫故居和党史人物陈列馆、隆阳区芒宽彝族傣族乡高黎贡山移民搬迁安置点开展暑期专题实践研修活动。
在司莫拉佤族村实践研修点,研修组一行21人在清水乡党委副书记张晴,党委委员、副乡长、三家村党总支书记、主任赵家清的陪同下,追随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脚步,走进司莫拉佤族村,实地参观考察了司莫拉佤族“民俗文化陈列馆”、“样样都好卖”小卖部、村民李发顺家、民族团结进步广场及司莫拉佤族村的村容、村貌,现场体悟司莫拉佤族村怎样从直过民族走向全面脱贫、以特色产业带动乡村振兴的发展历程,感悟司莫拉佤族村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的所思所做所为,聆听赵家清主任讲述作为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司莫拉佤族村时的亲历者、陪同者的所见所思所答所想所感所悟。
参观考察期间,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司莫拉佤族村达成下一步共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合作意向。双方就互动宣讲、选派优秀大学生现场参与实践解说、将司莫拉佤族村的变迁发展史融入大学生思政课特别是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教学等合作形成了共识。
在李鑫故居实践研修点,研修组一行瞻仰了李鑫铜像,观看了大型舞台剧《云岭星火》,在解说员的引领、解说下,参观浏览了“少年立志”“云岭星火”“云南建党”“云岭先驱”“困境拓荒”“锡山播火”“血洒滇南”“薪火相传”等展室展板,全面了解了革命先辈李鑫“早年求学”“参与斗争”“入党明志”“回滇”“组织革命”“壮烈牺牲”的悲壮、光辉、励志、感人的一生。
李鑫那种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那种崇高的爱国主义信仰,那种一身正气、大义凛然的英雄气概,那种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优秀品格,那种视死如归、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将永远回荡在云岭大地上,“把一生交给党”的初心激励着每一位党员。
在龙陵党史人物陈列馆实践研修点,研修人员通过观看展室展板、阅读文字材料、参观朱家璧纪念亭,了解了以李鑫、朱家璧、匡沛兴等为代表的一批龙陵优秀党员的先进事迹,还获取了“边纵”西进部队惠通桥战斗遗址、龙陵县第一个党小组成立遗址、晓东中学革命据点、长庚路龙陵县常备队起义遗址等之前很少了解的新知识点。
在芒宽彝族傣族乡高黎贡山移民搬迁安置点,研修人员在芒宽乡党委副书记杨智斌等人陪同下,先后考察参观了西亚社区景湾村、芒宽社区黎新小区等跨州市移民安置点,听取了芒宽乡如何通过移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和服务真正实现高黎贡山跨州市移民从“山上”到“山下”、从“原始”到“现代”、从“散”到“聚”、从“乱”到“治”、从“贫”到“富”的筑梦之路的介绍。
实践研修期间,马克思主义学院与芒宽乡就共建“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教学实践基地达成了合作意向,就共建的内容、形式等形成了共识。
组织思政课教师开展实践研修,是贯彻落实深化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重要举措,是提升思政课教师综合素质的重要抓手。此次暑期专题实践研修,立足保山市本地本土鲜活的“红色资源”开展研修,对推动校地共建、本土“红色资源”进校园进课堂进师生头脑必将发挥积极的重要的推动作用。